close

資料引用:http://news.sinchew.com.my/node/117119

北馬的福建漳州民俗文化與南馬等地不一樣,在北馬,一些糕粿在南馬很難見到。摩訶粿就是其一。

摩訶粿的形狀是裂開成多瓣,中間會攙雜顏色,十分美觀。其成分是麵粉、酵母、白糖及鹼水,經過多日發酵而成。制作時,以白色的外層包上多種顏色的內層,搓好馬上就蒸,口感結實又Q,最棒的吃法是沾咖啡烏或美祿,入口即化作一口人間美味!

摩訶粿(民間多取諧音字,寫作毛風粿或摩風粿等)乃福建人的傳統糕,名曰“摩訶粿”,可能就是佛教的術語mahamaha是梵文,意思為大、極大、偉大。這表示摩訶粿在風俗上是一種“大”的糕。北馬福建話的摩訶粿念作moo hoo gue,是有些走音了。在中國福建晉江這個地方,摩訶粿被叫做“發粿”。北馬漳州文化摩訶粿不是發粿,發粿是以白米加白糖發酵的,乃不一樣的東西。

摩訶粿是個“季節性”的糕,通常在清明節及中元節(盂蘭節)是它出產的時候,還有就是每個月的月尾(每個月的最後一天,通常是廿九或卅日)。它的出現與祭祀“好兄弟”(孤魂野鬼)幾乎關係密切,因此人們都把它當作是專屬孤魂野鬼的祭品。其實不然。

每逢清明節、中元節及月尾祭祀好兄弟時,人們都喜愛購買摩訶粿祭祀。此外,喪事上也一定有摩訶粿。為什麼祭祀孤魂野鬼或祖先的時候就會有摩訶粿呢?老前輩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。它已經是一個古老的傳統,就好像許多應節糕餅一樣,諸如新年有年糕,端午節有粽子,中秋節有月餅,冬至有湯圓等等。

在祭祀時,摩訶粿可以排在盤子上或以針線穿成一圈,再套在一個尖塔形的器物上,做成“摩訶粿餞”(或叫摩訶粿串、摩訶粿塔)。在僧道施食法事上,摩訶粿被施法“化食”並往上空拋去,然後掉落地上,讓惡鬼飽食。所以,民間的中元節、清明節、喪事及施食法事上,一定要有摩訶粿及摩訶粿餞。

將祭品系綁在尖形器物上做成“餞”,在民間宗教活動經常可以見到。摩訶粿餞會特別一點,精巧的糕師父會把摩訶粿染上各種顏色,然後排成各種美觀圖案或龍的形狀等等,這方面檳城的師父做得比較精致。

摩訶粿漸漸被定型為孤魂野鬼的祭品,一個令人迷惑的問題:摩訶粿可以用來祭拜神明嗎?北馬的普羅大眾幾乎都認為不可以。近年更演變到連祖先也不可采用摩訶粿祭拜。事實上,摩訶粿只是一種糕粿,百無禁忌,用來祭祀神明祖先都沒問題的。在福建晉江它是被叫做發粿呢,怎麼不可以呢?

無獨有偶,近年來神料店的人在售賣紙做明器(冥器)時,在書寫那些“封條”時,均吩咐不可寫上活人的名字。因為燒給逝者的東西寫上活的子孫名字是不可以的。其實,傳統的作法是可以寫上去的。因為封條上的下款注明“陽上”或“陽居”,那是表示燒明器者是活人,寫上名字並沒錯。在喪事上,封條寫上活子孫名字,在北馬還是到處可見。

現代人比古人迷信,不僅封條被禁止書寫活子孫名字,連墓碑、神主牌也禁止,還有摩訶粿亦被禁止祭祀神明祖先,真的莫名奇妙啊!

(星洲日報/田野行腳‧李永球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sy247 的頭像
    jsy247

    JSY的拾掇ㄉㄨㄛˊ

    jsy24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